23种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23种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概述

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

结构

代理模式分为三种角色:

  • 抽象主题类: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 真实主题类: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 代理类: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扩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实现

/**
 * 抽象主题
 */
interface InternationalWeb
{
    public function display();
}

/**
 * 真实主题
 */
class Facebook implements InternationalWeb
{
    public function display()
    {
        return '脸书页面';
    }
}

/**
 * 代理类
 */
class Proxy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public InternationalWeb $web)
    {
    }

    public function display()
    {
        return $this->web->display();
    }
}

$proxy = new Proxy(new Facebook());
echo $proxy->display();

优缺点

  • 优点:
    •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代理对象可以拓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 代理模式能将客户端与目标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 缺点
    1.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文章作者: 我若为侠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若为侠 !
 上一篇
23种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概述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前者类之间的耦合度比后者高,且要求程序员了解现有组件库中的相关组件
下一篇 
23种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概述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分离了部件的构造和装配。从而可以构造出复杂的对象。这个模式适用于:某个对象的构建过程复杂的情况 由于实现了构建和装配的解耦。不同的构建器、
  目录